对于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及工商界高层代表团一连三天走访大湾区内地五座城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代表团此行访粤层级之高、成果之丰硕,充分体现了香港落实工商界人士深圳座谈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他指出,代表团到访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座GDP超万亿的经济重镇,它们作为大湾区的“经济脊梁”,一直是香港与内地合作的前沿阵地。香港政商界高层通过走访这些地方,开展深度交流,可以推动粤港在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实现互补与合作。 毛艳华特别提到,此次代表团重点考察了内地片区开发和产业规划的成功经验,这对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根据规划,北都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与香港现有开发面积相当。他强调,北都不仅是土地开发,更是推动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这次考察,香港可以从内地成熟经验中汲取智慧,包括园区的规划设计、招商引资、产业配套等内容,为北都打造新产业中心打好基础。” 北都成功取决企业参与 “北部都会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毛艳华指出,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产业园区开发方面的成功案例为香港提供了清晰的路径,香港需要将资源集中于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形成产业链分工和协同发展。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正加紧战略性布局新兴产业,比如大力开拓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赛道,为香港提供了学习的榜样。“香港的优势在于科技研发和金融服务,而内地城市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他强调,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将帮助香港在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中找到新定位。 毛艳华还认为,推动北都建设需要全社会树立发展信心。“类似此次的高规格访问有助于提升香港工商界对内地发展现状的理解。”他表示,让香港大部分企业家更加明确内地市场和产业生态带来的机遇,这对吸引企业投资北都、参与新产业发展十分关键。 “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但只有当企业家真正感受到内地产业结构的活力和增长空间,他们才会产生持续的投资热情。”毛艳华指出,香港工商界需要调整投资理念,从过去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转向关注新经济领域。北都为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参与园区经济提供了庞大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