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统治”两岸三地影视圈的日子

无敌椰子 旅游攻略 2024-12-23 389 0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旬,由于生活拮据,张爱玲给电懋公司写了8年剧本,多为《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之类俗套爱情喜剧,乏善可陈。1964年6月,其同班同学翁美丽和电懋老板陆云涛一行坠机身亡,使张爱玲倍受打击,痛定思痛,决意回归文学领域。



次年,她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介绍给皇冠出版社老板平鑫涛,在后者的邀约之下,这位四十年代即大红大紫的民国才女重新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修改自《十八春》的《半生缘》在《皇冠》杂志连载,从而让张爱玲迎来文学生命的“第二春”。但她在美国的生活,仍然窘迫,因为,她写得很慢。



《半生缘》发表当年,张爱玲在给毕生挚友、翻译家宋淇的信里,第一次提到皇冠的另一位作家——琼瑶,她感慨了一番对方的写作速度:



“《半生缘》也无以为继,我写一部琼瑶可以写一百部。”



在张爱玲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里,她多次和宋淇谈及琼瑶。1981年10月,闻知自己在香港与琼瑶、三毛、高阳并列畅销榜,张爱玲说:我居然跻身于琼瑶三毛高阳之间,真“悬”得汗毛凛凛,随时给刷下来。



这两位华语世界最著名的女作家,就这样奇妙地联结在了一起。



小张爱玲18岁的琼瑶,和前辈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在上海长大,也都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当9岁的琼瑶发表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时,1947年张爱玲也首度踏入影坛,编剧了《太太万岁》《不了情》等经典电影。



但两人的命运,在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分岔。直到张爱玲身故,她的生活尽管不算贫困潦倒却并不富裕,去世时银行存款2.8万美元;而琼瑶,自此大富大贵,到2024年12月4日过世时,据称留下了25亿元人民币遗产。即使考虑到30年前后的汇率,她们的财富积累,也有着巨大悬殊。



究其原因,就在于琼瑶小说从台湾畅销到大陆(以及因此而掀起的影视热潮),早在1988年时,就卖了四千万册(宋淇语)。当年5月14日,张爱玲致信宋淇说,大陆印琼瑶金庸的书用光了纸,真发噱,“洛阳纸贵”变成纸尽。同年12月27日,张爱玲分析了琼瑶在大陆畅销的原因:



“琼瑶的大陆销路惊人也是意中事,因为大陆还停留在台湾的三四十年前,而且50年间就想看的欲望压抑太久了,一旦爆发,即使已经是新的一两代了。”



1990年1月,宋淇和张爱玲通信时,最后一次谈到琼瑶,他说:琼瑶的作品走下坡,她就拍电视,去大陆写旅游记,写自传;最近又去大陆拍电视,她们二人(



指琼瑶平鑫涛


)深悉市场心理。



这封信发出的次月,琼瑶与大陆首度合拍的电视剧《婉君》播出,短时间内迅速爆火。



自此,琼瑶开启了“统治”两岸三地影视圈长达20年的日子。



|白色恐怖时期诞生的琼瑶电影




在通俗文学领域,琼瑶和金庸这对表亲,并列为“两座大山”,言情武侠各执牛耳。同时,他们也是影视圈“宠儿”。在“琼瑶剧”风行之前,与金庸小说一样,都是先被拍成了电影(1958年胡鹏执导《射雕英雄传》电影是最早的金庸改编)。



从1965年李行拍摄的《婉君表妹》,到1983年巨星发行的最后一部电影《昨夜之灯》,琼瑶电影占据台湾影史近20年的时间,同时,也与“白色恐怖”相伴而行。



蒋介石战败后,退守台湾,在这个岛屿上,持续戒严,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完全解禁。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里有一句歌词“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就是指这段日子。



彼时,台湾仅有三家公立电影公司:“中制”主拍军事教育片;“台制”则以新闻片、纪录片为主;“中影”则以剧情片为主,而且,中影配置齐全,器材、演员、摄影棚以及院线应有尽有。



李行1930年出生于上海,18岁那年就读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学系戏剧组,受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影响,决定投身戏剧电影行业。1954年,24岁的李行想进中影,申请做演员,被拒绝了。后又连续申请两次,都遭拒。



1961年,李行与父亲李玉階(曾任宋子文秘书)东拼西凑筹组资金,创立“自立电影公司”,执导拍出了国台双语的《两相好》。1963年,靠着“国片贷款”20万元,李行拍了他的第一部国语片《街头巷尾》(前面14部都是台语片)。



黑白文艺片《街头巷尾》以1950年代初期,台北一座中下层大杂院为背景,讲述一群小人物和台湾本地人一起生活的写实故事,集中在挖掘时代与人性上。对比同期彩色战争电影《海湾风云》,演员、取景皆小格局。



中影在李行拍出《街头巷尾》后,接纳了李行,对其敞开大门。



因为当时中影提出“健康写实主义”,要拍写实、健康的国语片。“健康写实”,是对当时所谓的“战斗文艺”风格(战后杯弓蛇影的余温,政治需求)电影的修正。将文艺作品的内容,拉回民众生活中。而《街头巷尾》,被认为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的源头。



李行进入中影后导演了两部渔业、养殖业为背景,反映台湾经济逐渐复苏的《蚵女》《养鸭人家》与《街头巷尾》并称为李行“健康写实”三面体。演员唐宝云,因为出演了《养鸭人家》的女主角小月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明星。那时的侯孝贤,还在读高中,也曾着迷于唐宝云,四处打探这位演员是否与自己年龄相仿(痴心想过自己有没有机会交往到)。



侯孝贤和李行真正的合作,要到十年后的1973年。艺专毕业后,由于找不到电影相关工作,做了近一年推销员的侯孝贤,获得了一个给李行当场记的机会,那部电影叫作《心有千千结》,正是由琼瑶同名小说改编。



事实上,《心有千千结》已是李行第四次改编琼瑶小说了。



1963年7月1日至7日,《联合报》副刊连载了琼瑶中篇小说《追寻》;也是1963年7月号的《皇冠》杂志次刊里,连载了琼瑶的首部长篇小说《窗外》。两部作品,都引发了不错的反响。同年8月,《追寻》被知名广播人崔小萍改编为广播剧《婉君》。写作时,琼瑶计划把《追寻》放在《六个梦》的单行本里,另有《哑妻》《三朵花》《生命鞭》《归人记》《流亡曲》。



1964年,中影购入了《六个梦》的“摄制权”,最后决定拍摄《追寻》《哑妻》两篇。同年下半年,《婉君表妹》开拍。1965年8月24日,《婉君表妹》公映。



据美术指导罗慧明回忆,早期的台湾电影剧组,在处理电影布景时,常常只粗浅勾勒草图,但从他与李行合作《婉君表妹》起,台湾电影的美学、视觉的精细化上了一个台阶。



由于罗慧明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文风鼎盛的家庭,李行让他重建出民初氛围的宅邸,于是,他就依照儿时家中模样来画出设计图,由木工搭建了片中的荷花池、亭廊、窗棂、栏杆、大厅、楼房等实景,工人技艺精湛,连窗花都是采取古法嵌窗。



李行好友,同为导演的白景瑞,曾在意大利学习到欧洲影坛主流的商业片技术。1964年白景瑞进入中影工作,担任编审、经理等职位。他从意大利购置最新式桌型计算机剪辑机、胶纸接片机,让《婉君表妹》《哑女情深》成为全亚洲最先使用意大利电影设备制作的电影。

《婉君表妹》剧照



电影剧情,是孤儿婉君投靠姑妈。当婉君十八岁时,三个表兄弟伯健、仲康、叔豪都看上这位亭亭玉立的表妹。四角恋里,有年轻人的爱怨情仇,亦有家国之情。



电影中,李行把婉君的身份从“童养媳”,改为表妹。



但琼瑶本人从不避讳小说中的角色身份,她曾多次表示,婉君并非“表妹”,就是童养媳——原著小说里,这个八岁便被迎娶过门沖喜的小姑娘,是整个故事的情感核心。她的喜乐惊惧,任凭命运摆布、又在时代浪潮里展现出柔韧生命力的人格特质,成为一女四男多角爱情的情网中轴,围绕着她,一线一线,密密织起。



编剧周旭江和李行“美化”了这一民国陋习,婉君成为“闺阁千金”后,利于谱成一曲青春的浪漫诗篇。另外,电影添加了二少爷参加革命组织,之后留书出走,到广州投考军校的副线。李行曾透露,这是当年中影总经理,该片的制作人龚弘要求改编的。龚弘认为要拍可以,必须加个“健康的尾巴”。



《婉君表妹》里的成年婉君,由《养鸭人家》的女主角唐宝云饰演,婉君幼年时期的扮演者谢玲玲,是亲戚将她的资料报名到中影,从一千多位女童中脱颖而出。



天才般的演技,让谢玲玲凭此片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童星奖,从此活跃在电视圈,做主持人,出演电视剧。1980年后,谢玲玲嫁给了香港商人林百欣的次子,寰亚传媒的老板林建岳。两人于1995年离婚,但谢玲玲一直与前婆婆余宝珠关系很好,2024年12月16日,她还赴宴为前婆婆庆祝百岁生日。



《婉君表妹》里的其他几位新演员巴戈、余继孔、王戎,冯海,日后也都在华语影坛各有一席之地。

唐宝云(中)与谢玲玲(右)



第二部被中影和李行改编的琼瑶电影《哑女情深》依然延续了“健康写实”的风格,对“聋哑学校”的篇章浓墨重笔,和《婉君表妹》里的从军报国一样,都是响应了制片方针。



1965年,是“琼瑶电影”元年,前后有四部以她的中、长篇小说改编拍成的电影隆重推出公映。除了中影的两部,还有李翰祥国联公司的《菟丝花》,演员包含了港台合作的豪华阵容,声势极大;第一届金马奖影帝王引自导自演的《烟雨蒙蒙》,捧出了金马影后归亚蕾。



同年,李翰祥担纲制作、杨苏导演的《几度夕阳红》(上下集)开机,1966年上映,令女主角李梦竹的饰演者江青成为金马奖影后。编剧姚凤磐,后在70年代开启了“一文一武半个鬼”的时代,在琼瑶与古龙的夹缝中,专攻鬼片,占领了部分电影市场。



这个时候的台湾电影票价,从1957年至1966年的十元一张,涨到了1967年至1973年的三十元一张。彼时台湾普通工薪阶层的时薪10元,月薪一两千元,电影票价不算便宜。「文娱春秋」没有查到1965年几部电影的具体票房,但从一些资料显示,李行拍摄的两部,远高于李翰祥主导的两部。



此时,距离琼瑶凭借小说《窗外》出名,也才过去了两年。



许是不满于自己的故事被过度改编,或电影公司付诸“版权费”太低(有报道称琼瑶与平鑫涛都是电影爱好者,故因“电影梦”以“微薄的价格”卖出版权)。1967年3月,皇冠的老板平鑫涛与琼瑶成立了火鸟影业公司,制作并上映了两部电影《月满西楼》《幸运草》,由于票房不理想,1971年火鸟影业关停。



虽然琼瑶发现拍电影不易,但她还是收获了一些经验。70年代,琼瑶开始写作时,不再只是单纯地写作,而是考虑到了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可能性,有些作品甚至是专为导演的设想而写,她在创作有“镜头意识”的小说;到了70年代中期,通常在琼瑶小说出版时,电影已经开拍,小说封面上的主人公画像也以电影中的主人公为模特。使琼瑶的小说更能够与琼瑶电影紧密切合。



虽然琼瑶自己拍不动,但当时“琼瑶电影”和“仿琼瑶风格电影”十分流行。不久后,就闹出了《窗外》侵权事件——



曾在50年代与胡金铨在嘉华印刷厂共事,60年代随李翰祥到台湾,从副导做到导演的宋存寿,于1971年与编剧陆建业合作,组建了“八十年代电影公司”,计划重拍琼瑶小说《窗外》。事实上,陆建业早在1964年就买下过《窗外》版权,1966年邀请女导演崔小萍拍摄了黑白版《窗外》。



(这一版的女主角是吴海蒂,曾和李敖同居过,后者曾大赞她为“女朋友中最漂亮的”。不过,李敖这段情,鲜为人知,后来和同样演过琼瑶戏的胡因梦闪婚闪离,就人尽皆知了。)



然而,在1970年代初期,宋存寿筹备拍摄《窗外》时,陆建业购买的《窗外》版权已经到期,琼瑶也不希望这个故事再被拍成电影(因小说为自传性质,其父母看后震怒,她还因此曾给父母下跪求谅解过),她曾多次表态宋存寿可以挑选她笔下的其他故事,但对方并未从她所愿,仍然坚持开拍。最终,双方对簿公堂,引发一场长达一年的诉讼,琼瑶胜诉后,宋存寿被判刑8个月。但琼瑶不忍心,又找律师上诉为被告减刑,最终,宋存寿仅缴纳罚金逃过牢狱之灾。



不过,判决还规定,73版《窗外》不得在台湾上映,已于香港、新马等地上映则不再追究。2009年之后,琼瑶放宽了协议,73版《窗外》才得以在台湾公开上映。



73版《窗外》虽然非议多多,却捧出了林青霞。



1972年,大学联考落榜后的林青霞,在西门町遇到了星探杨琦,介绍她参加了宋存寿和郁正春导演的新片《窗外》的试镜,并被选为女主角江雁容的扮演者。



林青霞的父母并不希望她参演电影,林母甚至因此病倒。郁正春多次拜访林青霞的父母,林青霞建议片方找一位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来劝说。于是,导演带了一位山东籍政治人物上门,父母朋友也帮忙说好话,最终父母才同意,但只允许她出演这一部电影。



林母带着林青霞拜访了片中饰演她父母的演员,了解情况,并恳求他们多加关照女儿,阅读剧本后才稍微安心。男主角李立维,则由秦汉饰演。



在琼瑶大打《窗外》版权官司时,李行又掉头和她合作——他在1965年后8年间没再改编琼瑶小说。只因李行1972年的《秋决》叫好又叫座,高票房的同时,拿下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影帝及彩色摄影奖。此时的李行,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拍”,就突破自我,拍了一部西部悬疑题材的《风从哪里来》,邓丽君同名主题曲红了,结果,票房惨败。



为了弥补投资人的亏损,李行不得不拍“商业片”冲票房。他了解到当时的中学女生依然爱读琼瑶小说,于是决定“再续前缘”。此时的琼瑶的故事,已从民国换到了都市背景。



李行再拍琼瑶电影,第一部选了《彩云飞》。



当时,《彩云飞》版权在1970年成立的嘉禾影业手中。李小龙刚出道时,本来倾向去邵氏,但谈条件时被邵氏“怠慢”,于是投奔嘉禾成为了功夫巨星。



李行辗转自嘉禾手中购得改编权,短期筹备,火速开拍。



《彩云飞》小说完成于1968年3月,不久之后就出版单行本,问世时间还在《庭院深深》之前。故事本就是一则都市传说:主人公是一对”失散多年双胞胎姐妹”,姐姐杨涵妮与青年孟云楼一见钟情,但患有心脏病,还没有和孟云楼结婚就去世了;一天孟云楼遇见了歌女妹妹唐小眉,本来只是“替身文学”,但又被妹妹的坚强率真感染,真正爱上了妹妹,走入婚姻。



编剧张永祥后来透露,初时他接到《彩云飞》的剧本改编工作,觉得剧情“彆扭不已”,尽力想从自己的角度“自然合理化”,但李行对他的初稿改编不满,说原著里的故事“那就是琼瑶啊!”(不过,后来李行77岁时,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受访称,琼瑶的小说太荒谬、太荒唐。看得出李行面对琼瑶的心态也是矛盾的。)



于是,张永祥遵从琼瑶笔下的爱情世界,观点文法及情感交流方式,保留了琼瑶的“味道”。妙的是,电影结尾,甄珍饰演的唐小眉,对葛香亭饰演的固执老伯高喊了一句:茶花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彩云飞》上映后,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也产生了不少社会文化上的影响。比如,开创了所谓的“三厅”电影——客厅+歌厅+咖啡厅。



片中的“歌厅”,在两间台北非常知名的歌厅取景——旧时西门町地标“丽声大歌厅”,位于新声戏院大楼的二楼;舞台实景则在西门町现在的“真善美”戏院(营业中的一家电影院),当年新世界大楼落成后,在七楼经营的歌厅,名为「七重天」。



邓丽君演唱的《千言万语》《爱的寂寞》等《彩云飞》插曲,也带动了整个台湾电影与流行音乐在产业面的紧密结合。



在《彩云飞》大获成功之后,乘胜追击,李行自己创立的大众公司又火速出品《心有千千结》。选男主时,甄珍和母亲推荐了在香港拍摄《珮诗》时认识的高个子帅哥“查理”,中文名字秦祥林。



秦祥林因为出演《心有千千结》一鸣惊人,星运大开。后又同李行合作了《婚姻大事》,饰演了琼瑶电影《女朋友》《秋歌》《一帘幽梦》的男主。凭着刘艺导演的《长情万缕》及白景瑞导演的琼瑶电影《人在天涯》,两度拿下金马影帝。



《心有千千结》片场,侯孝贤作为李行的场记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在正式成为导演之前,他以场记、副导演和编剧的身份参与了大约14部影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大多是当时台湾影坛的主流商业片,其中不少是琼瑶电影或仿琼瑶风格的电影。



1980年,侯孝贤自编自导了第一部个人作品,一部在农历新年公映的,爱情喜剧贺岁片,《就是溜溜的她》。



剧情很简单:凤飞飞饰演纺织企业之女,为了逃避相亲,偷跑到乡下,邂逅了来出差的企业测量工程师——钟镇涛饰演。凤飞飞的相亲对象,则是另一家企业的公子,陈友饰演,其实相亲对象在法国已有一位女朋友。最后,凤飞飞与钟镇涛终成眷属。



典型的中产阶级浪漫爱情内容,可以说是深受琼瑶电影影响的仿琼瑶片。主题曲凤飞飞演唱的《就是溜溜的她》也大火,电影的市场反响也不错。



侯孝贤趁热打铁,1981年又推出了由钟镇涛、凤飞飞和陈友主演的爱情喜剧《风儿踢踏踩》,风格、片名都与《就是溜溜的她》十分接近。



后来,侯孝贤转向李行的“健康写实”回归乡野,导演了《在那河畔青草青》,又以《小毕的故事》(关注小人物眷村生活的故事)开启了兼顾艺术与票房的“台湾新电影浪潮”。再后来,他转身从《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到《悲情城市》《海上花》一骑绝尘往大师之路去了。



但这位电影大师的最初,是从琼瑶开启的。



据统计,若将《几度夕阳红》上下集以单部计,台湾拍摄的琼瑶电影一共51部,李行导演一共拍了8部,白景瑞导演拍了5部,后期“巨星”时代,刘立立导演拍了十部左右,



白景瑞因其欧洲的留学背景,艺术素养,镜头下的琼瑶电影是典型的文艺爱情片——梦幻、浪漫。他擅长经营视觉韵味,情调,调度演员“美的”魅力,打造的《一帘幽梦》美得像室内装潢摄影集,成为甄珍从影以来最钟爱的作品;《春尽翠湖寒》,出自《六个梦》,被评为宛若“欧洲艺术片”;《女朋友》不但赢来票房,也获得当局嘉奖。



平鑫涛回忆,有天,在一场西片试片会中巧遇白景瑞,对方恳切希望到意大利拍一部片子。白景瑞有这样的意愿,但没有任何剧情的概念,琼瑶被他的热忱感动,完成了小说《人在天涯》,开拓视野,关注到海外华人,及留学生的生活。

林青霞胡因梦在拍摄《人在天涯》时同游欧洲



1976年,琼瑶和平鑫涛再次筹组电影公司“巨星”,立意“一切都应该是巨星级的”。琼瑶认为写小说必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巨星”的拍片原则是“感人肺腑,赚人热泪”。



首部电影《我是一片云》未映先轰动,开启了“二林二秦”(指秦汉、秦祥林、林凤娇和林青霞)时代。



1979年,琼瑶第二次步入婚姻,在台北买了一幢花园洋房,占地500平米,取名“可园”。在可园的客厅里,琼瑶点石成金,亲手挖掘出许多大明星。



此时,台湾社会转趋松动,金马奖转型,模仿奥斯卡,实况转播颁奖形式,有了电影节主题曲,还在1979年邀请了伊丽莎白·泰勒来台颁奖。



八十年代初,台湾电影在如陈坤厚,杨德昌、王童等导演转向了通过“电影反映自身现实问题,反映社会环境”的低成本、本土化的新风格。同时,香港的功夫片、武侠片、喜剧片在台湾十分卖座。



琼瑶的电影又被大量抄袭模仿,同质化过多,日渐式微,走向颓势。



1982年,巨星公司投资、刘立立执导、琼瑶编剧并监制的《问斜阳》,本要在春节档期上映,但另一家有特殊背景的电影公司,为争抢这个档期,将一只血淋淋的狗头放在了电影院董事长的车里。于是,《问斜阳》的上映时间避开了春节档,对打新艺城的喜剧片《难兄难弟》票房输得一塌糊涂。



平鑫涛说“狗头事件”使琼瑶和他放弃了那一年春节档期,说是明哲保身,内心深处却对电影的热情顿萌怯意。二人决定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1983年3月《昨夜之灯》上映后,“巨星”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刊登出整版广告,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琼瑶在电影里,刻画了女性在传统与自由解放的交界中,面对婚恋的内心挣扎。那些客厅、餐厅、咖啡厅,机场、工厂、歌舞场等元素;演员的发型、衣饰,以及流行歌曲,封存了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时空切片。影响了导演大家们的风格,盘活了港台的电影工业生态,为影视圈挖掘了大批优秀演员。



更为观众们造了一个又一个美梦。琼瑶逝世后,一位六十年代出生的台湾女观众,如此回忆:



琼瑶早期文艺爱情片,我们都是从小说延伸到电影去看。经济起飞时,许多人无法升学,大部分在工厂或农田工作。我们迷恋这些角色,有些人甚至会遇到类似的机遇,比如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位高富帅的老板。



那时候的观众也会因为喜欢影星而去看电影,秦汉、林青霞、林凤娇、阿B等人,都是当时少女们追星的对象。“我们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就像现在的粉丝”,也会因为每部电影中的两三首与情节契合的歌曲而注意到歌手,产生深深的共鸣。



以前看一部电影会感动好多天,我们会一起讨论,模仿电影中的情节。而现在的电影,少了那些细腻的描写和交代,环境变迁也让节奏变快。不再有盘旋在心里久久地激动。



琼瑶电影关注情感表达,填补了当时两岸三地的年轻人禁锢岁月中“爱失语”的精神空白,虽然“商业”,但其作品内容也不止于情爱,也有社会伦理,政治、历史,家国情怀。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影视艺术学博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陈犀禾认为,琼瑶电影对台湾电影史的影响一直未被评论界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华语电影研究中,研究者对台湾电影史的关注点往往也是从早期的台语片、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直接跳到台湾新电影,忽略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创造票房奇迹的琼瑶爱情文艺片。

年轻时的琼瑶。




|琼瑶剧,风行两岸三地



琼瑶剧,香港比台湾和内地更早开始制作。



1973年,首部“琼瑶剧”《烟雨濛濛》在香港无线电视台诞生,由当红小生郑少秋和四大花旦之一李司棋主演,粤语主题曲由郑少秋演唱。然而,母带未能妥善保存,已消失于世。



随后,TVB又制作了两部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1973年10月播出的《船》,由伍卫国和吕有慧主演;以及1976年播出的《心有千千结》,由石修和李琳琳主演。



琼瑶真正在八十年代,于台湾开启琼瑶剧的时代,是从她为了给平鑫涛充当救火队,第一次做电视剧编剧开始。



平鑫涛被友人怂恿,一同与中视合作开发青年作家李晓萍的小说《牵情》,改编为电视剧。但平鑫涛发现电视剧比电影复杂,剧本反复修改都不能用,但时间又十分紧急,遂请琼瑶出山救场。琼瑶从完全没有做过电视剧编剧,赶鸭子上架,写了几集剧本后,就搞清楚了电视剧编剧的要诀,后期越写越顺,收视节节攀升。后来,《牵情》的收视率成为“三台之冠”(当时台湾只有三家电视台)。



经此一役,1985年,琼瑶和平鑫涛成立怡人传播公司,进军电视界。此时,两人已经结婚6年。



公司成立后,琼瑶飞快写出当年的爆款剧《几度夕阳红》,于1986年1月首播,刘雪华、秦汉主演。之后的《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海鸥飞处彩云飞》等剧,均缔造收视佳绩。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琼瑶就已拉开与大陆合拍电视剧的帷幕。和湖南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的故事,神乎其神——



1989年4月,琼瑶回到大陆,因为怕勾起童年回忆,不愿意回湖南衡阳祭祖。这个想法,被一名专程来采访她的记者听闻,直抒她这样想是错的。琼瑶与这个记者不欢而散。第二天琼瑶坐船游三峡,又见到这个记者,帮她拿行李,陪她到了荆州。



琼瑶去云南旅游,这位记者也买票去昆明。琼瑶在大理生病了,记者送花慰问。琼瑶思念家乡,记者请同事去衡阳乡下,拍摄琼瑶读过的小学和祖父的墓地送到昆明。最后才知道,这名记者的另一重身份是湖南电视台副主任欧阳常林。



由于琼瑶对家乡的情结和对欧阳常林的信任,促成了琼瑶和湖南台从1989年就开始合作,琼瑶说,欧阳常林身上,有自信、执着,坚持着对电视事业的追求与创新的“骡子精神”。



那时候的湖南台,还只是个小地方台,没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合作方式是琼瑶的怡人公司出钱,湖南台协助拍摄,申请拍摄地、跑公文,换来可以低价拿到琼瑶剧内地的“播映权”。由此,湖南台成立了华夏影视公司专门拍摄琼瑶剧,欧阳常林任总经理。



当时琼瑶向欧阳常林提出了内地电视剧存在的两个问题:“不计成本,无视市场”、“教化功能多,娱乐功能少”。于是,欧阳常林当年的个人述职报告主题是:以市场为导向。现在看来,多少也成为了湖南台后来成功的关键策略之一。



双方先是合作拍摄了《六个梦》系列电视剧。这令1990年又成为琼瑶剧盛极一时的一年,共有四部琼瑶剧先后搬上台湾电视荧屏,分别是《婉君》《哑妻》《三朵花》和《雪珂》。



《婉君》是第一部在大陆取景的台湾电视剧,在北京和湖南实景拍摄,同时,也开始大规模启用大陆演员,比如,饰演小婉君的演员金铭,就出生于北京。她塑造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当时,几乎所有的影楼都以给女童拍摄一组类似“婉君”的照片作为招牌广告。



《婉君》在台湾播出时,还闹出删减风波。因为第一集里,金铭出现次数较高,被台湾相关部门认为不符规定(当时台湾对大陆籍演员出现在影视剧的篇幅有限制),要求删掉,从第二集开始播起。但琼瑶为维护剧集完整性,拒绝删减,后在各方舆论压力下,才全集播出。



琼瑶写剧,都编排好了系列:“六个梦”之后,承接的是“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



当时的街头巷尾,谁不会念上一句: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因为出演这一系列的琼瑶剧,陈德容与马景涛迅速成为当红明星。



之后,是“两个永恒”和“两个天堂”系列:



天上有新月如钩,地上有烟锁重楼。两个永恒情无限,拼得今生万古愁。



两个永恒是《新月格格》与《烟锁重楼》,故事都是“不为世俗所容忍的爱情”。两部剧历时八个月拍摄,场面浩大。



《新月格格》被书迷认为是琼瑶的“炫技之作”,展示了她能用严密的逻辑和热烈的感情,描写了新月与努达海之间跨越年龄和婚姻,所释出的那份“情不自禁”的真爱和“愿意付出生命”的奉献方面。琼瑶赋予了这份感情令人信服的相爱理由。最终,她也安排这对有情人一个战死沙场,一个为爱殉情。



《烟锁重楼》则是琼瑶打破封建糟粕的重拳之作。故事的灵感来自于安徽省的棠樾牌坊群——1992年,琼瑶到安徽旅行,被整个徽州地区的牌坊震撼。她从未见过一个地方有这么多的牌坊,每个牌坊都建造得十分坚固,精雕细琢,高耸入云。最让她难忘的,是那些贞节牌坊。



据说,在歙县一地,现存牌坊80座,其中贞节牌坊就占了35座,这个数字实在惊人。陪同她的安徽朋友,不断向她诉说这些节妇的故事。正如《烟锁重楼》中雨杭所说:“不是苦苦的守,就是惨惨的死!”听起来真是惊心动魄。琼瑶简直无法想象这些“节妇”们当初度过的是怎样的岁月。



尤其让她震惊的是,这些牌坊中有一座“孝贞节烈坊”,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那时,距离民国已经没有几年了,他们还在建牌坊!这座牌坊,是用来表扬徽州地区的节妇烈女六万五千零七十八人!可见当年的徽州,守节已经是一种“理所当然”,建牌坊也成为了一种风气。



当她到了棠樾,见到鲍家的七道牌坊时,才真正地叹为观止。这七道牌坊一座连一座,耸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像七道巨大的石门,煞是壮观。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一座贞节牌坊。她不禁想到,这些牌坊并不仅仅是由石头砌成,而是用血与泪砌成的。于是,她构思了《烟锁重楼》的故事。



被丈夫家暴虐待的夏梦寒(刘雪华饰),与自己的小叔子江雨杭(钟镇涛饰)产生真情。在丈夫去世后,两人为在一起,要在“七道牌坊”下受尽乡邻辱骂、被众人棍棒殴打,接受公开审判。



尾声,伴随着有情人声泪俱下的哀诉,遍体鳞伤磕得头破血流,历历在目,也要以命相抵,冲破封建礼教,与长期被愚昧无知束缚的民众形成鲜明对比,大气、悲凉,令人动容。



琼瑶在后记里,如此写道:



那天,当我在细细参观着七道牌坊的时候,他也细细地向我解说他的先人们的荣耀。每座牌坊都得来非易,每座牌坊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我不禁想着,这些牌坊并不仅仅是由石头砌成,而是用血与泪砌成的。



沉重之后,我们迎来了琼瑶最热闹的“两个天堂”系列——《苍天有泪》《还珠格格》。



《苍天有泪》琼瑶发掘了演员蒋勤勤,取名“水灵”,紫霞仙子朱茵饰演女二,习惯了饰演大侠的焦恩俊在其中做男一大反派,是一个因嫉生恨的复仇故事。



《还珠格格》是根据多年前北京一位朋友讲述的民间格格的故事编写,琼瑶听后,就开始幻想这位格格如何进宫、如何成为宫里的麻烦并在这个规矩繁多、派系倾轧的皇宫中,生活得有声有色。



小燕子“活泼淘气、鲁莽任性,一天到晚要打架,随时随地闹出笑话”的性格灵感,据说,来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曾前往香港拜会金庸,在他家里畅聊几个小时,受到启发,完善了机灵活泼又会武功的小燕子形象。但她本人否认是受金庸启发,曾辟谣称:“都不知道这些传言是怎么出来的?我一生就见过金庸先生一面,是我拜访的他,还是在20多年前,之后再也没见过。”



写“还珠”时,一开始琼瑶花了很多时间查阅历史资料,例如十二哥应该几岁,令妃和皇后到底生过多少小孩,乾隆在《还珠格格》的年代里有多少存活的儿女,有多少妃嫔。她越查问题越多,困难越多,常常一个问题就让她施展不开。



她想起一个故事:孔子有两个弟子,一个名叫直,一个名叫通。有一天,弟子直去向农夫讨水。农夫写了一个“真”字,问弟子是什么字。直说“是真”,农夫说“错了”。弟子直无功而返。弟子通去讨水,通笑着说这是“直八两个字”,农夫说“对了”。



琼瑶领悟了不要较真,也放宽了给自己的限制。



写《还珠格格》时,她还有一个困扰,就是对白。做编剧时,她常常为了一句对白,“应该用现代人的语言,还是复古一些的语言”而举棋不定。再后来琼瑶也决定不再作茧自缚,想通了这部戏是拍给现代人看的,不是给乾隆时期的人看的,索性大胆采用了许多现代语言。



1998年底《还珠格格第一部》在大陆各地电视台都有播出,其中,北京有线台平均收视率为44%,最高收视率为54%;2002年12月,《还珠格格第一部》在湖南经济电视台播出,平均收视份额为45%,最高收视率超58%;2003年7月第二部在湖南经视播出,平均收视率超过50%,最高点突破65%,创下开台以来节目收视新纪录。



香港是由亚视引进的《还珠格格》,播出后,打败了30年雄踞收视率第一的同城对手TVB。欧阳常林后来撰文感慨:用广西省有线台广告部主任在全国有线台联席会上的话说,“一部《还珠格格》挽救了一个台”。



而《还珠格格》,正是由当时欧阳常林执掌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所拍摄。



2001年,由《还珠格格》原班人马及古巨基主演的《情深深雨濛濛》上线,成为了刷新86年版本的另一经典。



|琼瑶时代的结束




琼瑶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严格。黄奕曾在节目中分享过面试《情深深雨蒙蒙》被刷的经历,因为琼瑶觉得她哭得不够好看。琼瑶认为,好看的哭戏,眼睛要一直含着泪,在台词差不多说完的时候,眼泪才能一粒一粒地、晶莹剔透地掉下来,同时还不能挂在脸上。



她对自己的作品有严苛的掌控——台词,包括语气助词,都不能被改动分毫。即使在《新还珠格格》拍摄期间,远在台湾的她依然要看每一场戏,不过关的就得重拍。



写剧本时,琼瑶习惯在台词后面标注表演时要呈现的感觉及心理状态、动作和分镜画面,甚至道具细节。有时候,手缠纱布也在写,电脑打字到指纹磨平都不停。



在年过五十岁后,琼瑶看到电脑的神奇,忽然下定决心学电脑。她学电脑时,惊动了很多“老师”来义务指导,大家对她都非常热情。以前写剧本,因为需要大量的文字,她常常写得手指关节都肿胀起来,还必须有人协助她。当她学会了电脑后,就开始用电脑写剧本。



她的创作速度快得惊人,一部长篇小说,她能在半个月里完成,并且保质保量。



她描述自己是“常在一种感动的情绪下,去写我身边的事与物,每次思想都跑得比我的手快,为了“追”我的思想,我总是下笔如飞。”也说过“作者,是为读者而活的”。



但,“琼瑶剧”早在2003年《还珠格格》第三部开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还珠格格》第三部由于主演更换,收视率大大下滑。琼瑶对台湾媒体说:“观众不需要我了”;重新翻拍的《又见一帘幽梦》(2007)《新还珠格格》(2011)观众认为她的台词都“用力过猛”。



2013年,琼瑶放心思改编旧作《雁儿在林梢》《心有千千结》等,推出取景于上海与法国的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开播前,琼瑶在博客里写下了“相信爱,因为它无所不能”。开播后,观众轻叹一声:“花非花,是奇葩。”



对此,琼瑶是痛心的,曾感慨“我和你们(指观众)有太大的距离”。



此后,琼瑶逐渐淡出影视圈。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2014年于正的电视剧《宫锁连城》上线,其故事内核实在和《梅花烙》太相似了。巧的是,这部剧是和湖南卫视联合出品,在湖南卫视播出的。



琼瑶维权,向湖南台和上级单位投诉无果,痛心写下“被敌人伤害不稀奇,被亲人伤害才痛心”并在文中打出无数个感叹号。而她的老朋友欧阳常林,也在2013年初退休。



除了诉讼,她走投无路。



编剧汪海林帮助琼瑶,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席庭审。



2014年12月,139名知名编剧联合发布公开信,力挺琼瑶起诉于正抄袭。令琼瑶感动落泪。2015年12月,法院判决琼瑶胜诉。直到2020年12月31日,迫于压力,于正才公开向琼瑶发布《道歉函》:“我知道错了,用了六年正视了这个错误。”



琼瑶的媳妇何琇琼在微博回应:“迟来的道歉!总算为沉重的2020画下休止符!2021一切安好!”



值得一提的是,被告方于正遍请圈内编剧,也无人应承做他的专家辅助人。于正还曾一度试图找编剧圈外人士,被法庭否决。是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13年,新丽传媒购买了《新月格格》版权,新丽总裁曹华益建议不用琼瑶自己改编,另找编剧,换一种风格。当时《甄嬛传》在台湾播得很好,新丽请来原著作者流潋紫接手项目。



但没有合作成功。



流潋紫后来向媒体透露,因为《新月格格》的三观——男主人公为真爱背叛妻子的剧情,已经无法被当前年轻人们青睐:“男主人公背叛妻子与另一个女人相爱,即便爱得坚贞不渝,这样的爱情观也是不道德的。新月格格的感情可以是忠贞的,但结局一定是悲凉的。”



只因近年内地影视剧创作环境却变得病态——主角不能有道德瑕疵,男的不能出轨,女的要双洁,回归封建,已经成了国产剧潜规则。



这样的改编逻辑,显然不符合琼瑶的故事初衷。



不过小说改编影视的版权,一般期限在5到10年,算下来,新丽也早就没有了《新月格格》的版权。



琼瑶最后一次参与电影创作,是2018年。



众所周知,琼瑶的御用导演刘立立与董今狐、王玫,是三人一起生活的婚恋关系。琼瑶感动刘立立的无怨无悔,王玫的无私包容,曾经说过“这故事里不只有爱情,还有我们都无法了解的大爱”,她在2010年刘立立病重时写下《握三下,我爱你》,在2018年刘立立去世后,第53届金钟奖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台湾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导演”刘立立。



《握三下,我爱你》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由杨丞琳、是元介,黄姵嘉主演,于2019年3月28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那是琼瑶最后一次做编剧,而纵观琼瑶的一生,也只在1988年,与林久愉一起,凭借《庭院深深》共同提名过第23届金钟奖编剧奖。我们可能欠她一个最佳编剧奖。



想来,琼瑶一路从“不敢开口说爱”、包办婚姻的时代,以文学和影视作品影响,陪伴世人到自由恋爱,敢爱敢恨的现代,又过渡到年轻女性不以爱情婚姻为人生的追求主旨,强调人格强大成长,独立自主的年代。



但爱是什么,谁又能比琼瑶写得更多?她从爱人爱己,写到爱大好河山,爱家爱国。更重要的是,若没有她,那这四十年的文坛里,以女性叙事为主旨的故事就要空出太多的白了。



张爱玲曾经说:“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会往往是第二轮的。”



琼瑶断然不是什么女权主义,但她做的事,又有诸多是反“男权”固有思想的。



比如,一般的家庭都处理不好婆媳矛盾。但琼瑶充分看到了儿媳何琇琼的实力,欣赏何琇琼。跳过儿子陈中维,重用何琇琼管理公司,担任制片人,钱权都交给儿媳。



1999年,何琇琼担任制片人的《还珠格格》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连续剧奖。如今,她依然是横跨内地与台湾的著名制片人。



而琼瑶的写作生涯,正应了女权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那句著名的话——



一个女人要写小说,她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有钥匙和锁)和足够多养活自己的钱。



琼瑶不但曾拥有“可园”或淡水的景观吉宅,甚至她还可以直接收回自己的版权。书迷猜测,琼瑶根本没有和皇冠签过小说的授权合同,所以才可以瞬间收回版权。不签约,肯定是因为她对平鑫涛的情感与信任,但她的这份大爱,又成就了她在晚年迅速与皇冠切割,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41年因二战爆发情绪失落,投河自尽,墓碑上篆刻着《海浪》中的一句话:



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哦,死亡!



琼瑶的绝笔,则与伍尔芙这句墓志铭相得益彰: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息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