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哀牢山(下): 如何接住哀牢山爆火的流量

无敌椰子 景点推荐 2024-11-08 1 0

探秘哀牢山(下): 如何接住哀牢山爆火的流量

  生活在哀牢山中的西黑冠长臂猿。(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供图)

  哀牢山保护区是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范。通讯员刀雪锋摄

  10月21日,体验哀牢山精品徒步线路的徒步爱好者在领队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体验之旅。图为徒步前的合影。通讯员魏金文摄

  为保护好哀牢山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其中的珍稀动植物,护林员每天都要巡山护林。特约通讯员钟应生摄

  神秘的哀牢山有“生物基因库”和“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通讯员刀雪锋摄

  10月21日,体验哀牢山精品徒步线路的徒步爱好者在领队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体验之旅。徒步队伍从金山原始森林出发,途经景区内的花山、十里河、茶马古道等景点,全长近10公里。这条徒步线路让游客不仅可以穿越原真性较好的哀牢山自然区域,还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畅快感受哀牢山的神奇和魅力,实实在在增强旅行体验感。

  曾几何时,哀牢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神秘且危险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设下的一个神秘“禁区”。而如今的哀牢山却摇身一变,成为徒步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门打卡地。哀牢山,这片曾经神秘的土地,在突然爆火后,如何接住这波流量?如今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让哀牢山这颗“绿宝石”更加璀璨夺目,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破题方向。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哀牢山,这条横亘于云南省中部的绿色脊梁,全长500余公里,宛如一条生态巨龙,穿越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等地,横跨热带和亚热带,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云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赋予了哀牢山“生物基因库”和“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更使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宝贵财富。

  在新平县境内,哀牢山被细分为两大保护区: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与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前者占地面积14292.98公顷,后者则为10199.58公顷,两者紧密相连,共同守护着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这些保护区不仅是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范,更是西黑冠长臂猿、伯乐树等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不可或缺的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库。新平县内的金山丫口,还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通过鸟类监测与环志研究,为鸟类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县级保护区,我们的首要任务都是保护这片独特的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珍稀动植物。”新平县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孟青强调,哀牢山保护区的设立,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确保珍稀物种得以繁衍,同时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宝贵的自然实验室。

  保护区内部被科学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作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几乎不受人为干扰,仅允许必要的科研监测活动。缓冲区则作为核心区的屏障,有效减轻外界对核心区的潜在威胁。而实验区,在确保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开放,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平县在哀牢山生态旅游开发上,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孟青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实验区的科学规划,让公众在了解哀牢山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同时,能亲身体验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新平县作为哀牢山生态旅游的先行者,不仅依法依规开展旅游活动,更致力于将哀牢山打造成生态旅游的典范,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

  新平县对哀牢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不仅是对这片自然遗产的尊重与呵护,更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贡献。在保护与发展的天平上,新平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哀牢山的旅游开发步伐逐渐加快,尤其是2024年国庆假期,哀牢山更是爆火出圈,成为众多游客心中首选的目的地。据统计,国庆假期,新平县哀牢山开放景区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增幅超过11%。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哀牢山作为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

  为充分发挥哀牢山的旅游价值,新平县委、县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对哀牢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明确了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等。”新平县委书记程坤介绍说。

  为应对“爆火”后可能出现的客流,哀牢山景区开始进一步完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对县内的景区、宾馆、接待单位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我们非常欢迎游客来哀牢山已开发的景区游玩,当然这期间也要做好对大众的科普工作。比如如何认识野外、认识一座山,神秘只是哀牢山的一个侧面。”新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蒋成永介绍。此外,新平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景区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石门峡景区门票价格由30元/人降为20元/人,茶马古道、金山原始森林等景区则免门票,停车场也不再收取停车费。这些优惠措施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玩,也增强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同时,为了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新平县委、县政府还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科考旅游、户外运动等小众生态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促进了哀牢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哀牢山的旅游吸引力。”蒋成永说。此外,新平县委、县政府还积极推动哀牢山与周边地区旅游联动发展。通过加强与周边州(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新平县委、县政府还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通过加大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积极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总体而言,哀牢山的旅游开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新平县委、县政府和相关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哀牢山的旅游开发也将迎来更多挑战和机遇。

  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哀牢山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哀牢山不仅拥有世界上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还隐藏着被称为“死亡森林”的未开放区域,这里被当地人视为“生命禁区”。历史上,徐霞客曾在此迷路,地质工作者也指出哀牢山核心区不适宜人类活动,这些事实无不证明,哀牢山虽美,但并非人人皆可近观,更不可擅入。

  然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哀牢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国庆假期游客数量的增长,为新平县主要景区的民宿、旅游从业者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然而,旅游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游客活动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以及垃圾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哀牢山开发与保护之间绕不开的话题。

  纵观全球,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始终是一场拔河战,将生态保护推到极限,人类就根本不该进入;将旅游开发推到极限,生态保护就无从谈起。哀牢山突然爆火的现象反映出当下社会对自然资源与生态遗产的关注。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保护生态,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为后代负责,一刀切地“堵”抑或是敞开大门“迎客”终将不是哀牢山旅游发展的长远之计。

  10月15日,国内旅游、新媒体等领域的23位学者、专家、业者在昆明发布《哀牢山生态旅游共识与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政、产、学、研、媒全力参与,云南5州(市)16县(区)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哀牢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哀牢山生态旅游品牌打造,实现生态文明旅游实践共建共享。《倡议》的提出,为哀牢山保护与发展给出了参考答案。

  旅游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哀牢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倡议》明确提出“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强调要统筹好“大哀牢山”(山脉)和“小哀牢山”(保护区)的关系,兼顾好大众生态旅游和小众生态旅游的不同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需要成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者”,探索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释放生态旅游发展新动能。同时,专家学者要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将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转化为推进生态旅游的重要力量。市场主体则应成为文明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行动者”,带头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倡导生态旅游行为。游客则需要成为理性参与生态旅游消费的“实践者”,践行绿色、低碳、无痕的生态旅游方式。

  哀牢山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强调在旅游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鼓励游客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如徒步、观鸟、摄影等,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同时,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在景区内设置环保提示牌,开展环保讲座和宣传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哀牢山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将越来越清晰。未来,哀牢山应继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生态保护措施,推广生态旅游,增强游客环保意识,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哀牢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总之,哀牢山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游客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哀牢山旅游业的长期繁荣和生态环境的永续保护。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江邓星瑞)

  短评

  哀牢山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

  □张菲菲

  哀牢山,这片绵延500余公里、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山脉,以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科研价值、保护价值和康养价值,成为生态旅游的新热点。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如何在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管理者、游客和社区群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哀牢山生态旅游开发,无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今年国庆假期,哀牢山开放景区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增幅超过11%,充分展示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然而,旅游开发的热潮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哀牢山生态旅游共识与倡议》中,提出了“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这无疑为哀牢山的旅游开发指明了方向。《倡议》要求统筹好“大哀牢山”(山脉)和“小哀牢山”(保护区)的关系,兼顾好大众生态旅游和小众生态旅游的不同需求。这意味着,在开发旅游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大众游客的生态观光、康养旅居、休闲度假需求,也要兼顾科考旅游、生态教育、户外运动等小众生态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同时,哀牢山的生态旅游开发还需要树立大资源、大景区、大产业理念。以保护区为核心吸引,依法依规利用保护区实验区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充分利用保护区范围以外的山地、森林、河流、乡村、城镇、农业、民俗等资源,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这种资源整合和部门融合的方式,有助于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增强哀牢山生态旅游的发展韧性。

  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在推进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游客也应保持敬畏之心,遵守相关规定,不涉足未经开发或高风险区域。

  此外,哀牢山的生态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探索资源保护和利用新模式,释放生态旅游发展新动能。专家学者应把研究成果、创新技术转化为推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主体应带头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倡导生态旅游行为。社区群众应守护好每一处美景,参与好生态旅游发展。媒体从业者应积极传播生态文明,引导生态旅游合理消费。

探秘哀牢山(下): 如何接住哀牢山爆火的流量

  总之,哀牢山的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市场主体、游客和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才能实现哀牢山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让这片美丽的山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